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

I
C
L
P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192
Oct. 1. 2018
SCROLL

改版特稿

回首與展望:寫於新版「ICLP電子報」發刊

The Past and Future of the ICLP E-Newsletter

高維泓
/
臺灣
/
ICLP所長
Director Kao Wei-Hong

        「ICLP電子報」自2009年1月創刊以來,歷經了近十年寒暑,已發行了共191期。電子報最初的設立的原因,是為了讓學生有一個發表文章的園地。不少前來就讀的學生,是正在攻讀碩博士的研究生,或是學有專精的學者。他們總十分認真地準備期末發表,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專業知識。他們所寫的作文,無不是嘔心瀝血之作,總想辦法使用學過的語法與字彙,發表充滿見地的文章。      The "ICLP E-Newsletter" has gone through almost ten years of time and a total of 191 issues since it was first published in January of 2009. The initial establishment of the E-Newsletter was to give students a space to publish their articles. Many students who come to study at ICLP are pursuing postgraduate work or are scholars in a specialized field of study. As such, they always prepare for the end-of-semester speech with great verve and welcome the chance to present their research in an approachable manner. They pour their hearts and souls into every essay they write, always thinking of ways to use the grammar structures and vocabulary they have learned to compose insightful articles.         為了讓大家認真撰寫、富含知識、有獨特個人看法的文章能和更多人分享,並見證自己進步,ICLP組織了電子報編輯團隊,在指導老師與學生主編的合作下,每兩週彙集精采文章與演講視頻,分享給海內外的讀者、校友、老師等。我們的閱讀人數,從創刊時期的數十人,已經成長至約三千人,人數雖然比不上有上億使用者的臉書或其他社群媒體,但卻是全球華語教學界發行最穩定、品質最豐富、觸角深的最遠、有相當影響力的網路刊物。      Compiled appropriately, these diligently written articles also allow students to see their own progress in Chinese learning. In order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share their insightful essays and unique views with more people, ICLP organized an editorial team to support the publication of students' works. Every two weeks, through the efforts of an advisor and the student editor-in-chief, brilliant essays and speeches were shared with students, teachers, and other readers around the world. The number of E-Newsletter readers has grown from a few dozen to around 3,000 today. These numbers cannot be compared to the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users on Facebook or other social media sites. However, in the Chinese teaching community, the ICLP E-Newsletter is the most stable and influential online publication, with the richest content and greatest reach across the globe.      電子報做為學生發表的園地,有同學們的文藝創作,研究心得,也記錄著學生在台灣生活的點點滴滴,大如參加演講比賽、北港之旅、對中國與台灣政治的觀察,小至在學校自助餐廳吃飯的趣事,對都是同學們寫作的主題。這191期的內容就像是一部紀錄片,記錄著同學們從外來者的新鮮眼光,描述抵達台灣後的種種,以及如何融入本地生活,見證年輕學子「如何」因為學習中文打開一扇窗。所謂「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這些電子報留下了大家努力學習、認真玩耍的青春印記。      The E-Newsletter is a space for students to publish their work. It includes students' literary creations, research experiences, and snippets of their everyday life in Taiwan. The topics range from students' experiences in speech contests, trips to Beigang, and observations of Chinese or Taiwanese politics to anecdotes on eating at the college cafeteria. The past 191 issues are like a documentary, recording new students' impressions of Taiwan from a fresh, outside perspective and chronicling how they adapt to local life in Taiwan. It gives us an opportunity to witness how studying Chinese opens new windows for young scholars. As the saying goes, "Footprints in the sand surely show where you have been," so our E-Newsletter bears the "footprints" of students' hard work and favorite experiences.      十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ICLP電子報」從最初的紙本,到進入網頁版,見證了ICLP陪伴師生成長。許多畢業生多年後回到ICLP探望老師,有的已成家立業,有的成為桃李天下的學者,有的成了外交人員、商場達人、政治家,見到久違的老師們,仍保有當年濃濃的師徒之情,更重要的是,幾乎所有的校友都願意跟學弟妹演講或接受訪問,分享當年的種種及專業知識,ICLP電子報可說是記錄了傑出校友的養成過程。      Ten years is not a long time, but neither is it insignificant. From its early paper issues to the later online version, the E-Newsletter has witnessed the growth of both ICLP and its students and teachers. Many of our graduates return to ICLP years later to visit their teachers. Some have married and settled down, some have become scholars mentoring students all over the world, and some have become foreign dignitaries, titans of industry, or politicians. Yet even with the intervening years, their strong friendship and respect for their teachers remains intact. More importantly, almost all our alumni are willing to give talks or interviews with ICLPers who have come after them, generously sharing their knowledge and their experiences at ICLP. In a way, the ICLP E-Newsletter serves as a record of our outstanding alumni's paths to success.      為了提供讀者更精緻豐富的內容,從本期開始,「ICLP電子報」將從雙周刊改為月刊。感謝這十多年來,不斷給我們建議與鞭策的讀者,以及背後犧牲娛樂,讓電子報準時出刊的學生主編與指導老師們。「ICLP電子報」將繼續發揮歷史紀錄片的精神,也將做為師生們思想撞擊、追求真理與新知的場域。      To provide our readers with more refined and richer content, the ICLP E-Newsletter will be changing from a bi-weekly to a monthly publication starting from this issue. We would like to extend our thanks to all the readers who have spurred us to greater efforts these past ten years, and to our teachers and student editors, who have put in so much of their time and effort to make sure the E-Newsletter is published punctually. In the future, the ICLP E-Newsletter will continue to act in its capacity as a historical documentary while serving as a venue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exchange ideas, pursue truth, and seek new knowledge.  譯者:宋玉萍 (Sabrina Castle)

Continue Reading   >

名家系列

張曉風教授專訪

ICLP電子報編輯小組
/
臺灣
ICLP Editorial Board

「文學院國際華語研習所所史整理計畫」很榮幸邀請到當代文學名家張曉風老師、馬國光(亮軒)老師、蔣勳老師接受訪談。三位老師當年都曾在本所的前身「史丹佛中心」教授華語。回顧當年的老照片、教師與學生名冊等歷史文件,三位老師暢談當年任教的點點滴滴,回想進所任教的契機,帶領我們走入1960-70年代戒嚴時期的臺大校園。 早年與外籍學生的互動,打開了三位年輕作家生命的窗口。老師們也談及親身經歷的中外文化衝擊,讓我們猶如搭上時光列車,隨著老師們回到七號館(後改建為「共同教學館」),經歷一趟「史丹佛中心」之旅。 中國文學名家專訪將分為三期刊登,本期首先推出「系列之一:張曉風教授」,邀請您與我們共同遨遊時光旅程。      Th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ICLP Historical Revision Project is honored to have three renowned writer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Ms. Chang Show-feng, Mr. Ma Kua-kuang (a.k.a. Liang Hsuan, pseudonym), and Mr. Chiang Hsun, accept our interview invitation. These three writers previously taught Chinese at our Program's predecessor, the Stanford Center.      Looking back at old pictures, teacher and student rolls, and other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 three discussed the ins and outs of being a teacher at the time, recalling their new lives when they entered as teachers, taking us back to the martial-law era NTU campus of the 1960-70s. Interacting early on with foreign students opened a new door in these three young authors' lives. The teachers also discussed their own personal experiences with culture shock, taking us back in a time travel machine to Building Seven (later known as the Common Subjects Classroom Building) for a journey through the Stanford Center.  

Continue Reading   >

專業報告

中文動詞的語法體和詞類體

孔瑪麗
/
美國
/
ICLP第4級
Mary Kathryn Kennedy

※本篇文章為夏季領航班學生報告         這篇文章要講中文動詞體,尤其是語法體與詞類體。在講這個題目以前,必須先講中文是否屬於屈折語言? 它與語法有很深的關係,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起見,我們先得說明屈折語是什麼呢? 屈折語在語法的作用上佔了重要的一部分,屈折語能改變動詞,用來表示具體的語法作用,比如時態、語氣、人稱、複數、性質(陽性、陰性和中性),或者語格(受格、主格等)。這些變化平常都用詞綴來表現,但是對中文來說,這就成了一種障礙。很多語言學家到最近為止,都將中文誤稱為單音節語言,在這個觀念下,「火雞」不是一個詞,是兩個詞:就是「火」和「雞」,我們都知道這並不正確。現在,我們以單音節詞素(Monomorphosyllabic)來將中文分類,簡單地說,每個音節都是一個語素,因此,「火雞」被看成是一個詞,但被認為是有兩個語素的詞(「火」和「雞」)。         雖然我們現在知道中文是一個多音節語言,可是,受到以前觀念的影響,語言學家卻肯定地說中文屬屈折語言。大概地說,中文的動詞非常一致,它們既不能反映人稱複數,(無論一個人跳躍,還是很多人一起跳躍,動詞都是「跳」,並沒有分別);也不能表示人稱(你寫信或者我寫信,我們都用「寫」)、性別(動詞不在乎男人還是女人唱歌)等等。不過,中文卻有詞體,語法作用能表示像「了」的動詞體,考慮中文是不是屈折語言的時候,我們必須決定動詞體的語素,比如「了」或者「過」,自由語素(是獨立詞素),還是黏著語素(必須依賴動詞而存在)。嚴格地說,屈折語改變動詞,要想把中文當作屈折語言,當然需要把動詞體的語素當成黏著語素,因為在這種看法下,動詞的語素是黏著語素的緣故,非屬動詞不可,換句話說,動詞體語素能改變動詞,然而,若把動詞體語素當做自由語素,中文就不是屈折語言了,那麼,是否為屈折語言? 就得看是誰在討論中文了。         現在開始分析動詞體是什麼吧! 也許用例子來表達不一樣的動詞體是最好的解釋方法。例如,「我吃過披薩」、「我吃了披薩」和「我在吃披薩」都不一樣,對嗎?「吃」倒是「吃」,句子基本意思都是吃披薩,可是在動詞體上,看得出句子的詳細分別。據我所知,中文的動詞體分成三大部分,分別是: 經驗體、完成體與持續體,顧名思義,經驗體表示主題擁有做這個動詞的經驗,此外,用「過」來表示這個意涵;完成體用「了」來表示動詞的行動達成,最後是持續體,可以用「在」或者「著」來表示,都意味著主語的動作還在進行。         進一步解釋,動詞體又可分成兩類,分別是動詞語法體與動詞詞類體。動詞語法體指著上述動詞體,那動詞詞類體指著什麼呢?為了解釋清楚詞類體起見,我們得先定義語法體。你也許已經猜到語法體跟語法有分不開的關係,語法體在語法或者詞的形態中表現,並且容易受到說話者的影響而改變,然而,詞類體存在詞的寓意,而且不能自動改變,那是個非常慢的演變過程,再說,根據一些研究顯示,不管什麼語言,不少動詞都有一樣的詞類體,指示動詞詞類體擁有某種共通性,舉例而言,詞類體為何不能隨意改變? 我可以說:「她坐著」,但是不能說:「她坐了」,可見語法體和詞類體有很深的關係,也就是說,動詞詞類體主宰動詞可以用什麼動詞語法體的語素。         根據語言學的觀點,語言存在著五種詞類體,那就是: 狀態、剎那、活動、完成和因果。在有限的分析下,我們發現這些詞類體都依賴兩項因素來決定,一項判斷動詞詞類體是持續還是剎那,另一項判斷動詞詞類體是否結束? 還是有無變化? 比如說,完成詞類體不但是持續的,而且會結束。舉例來說:「建設房子」,因為「建設」需要經過一段時間(不可能一瞬間生成一棟房子),也有結束(一旦房子終於建成了,建設就結束了,不可能繼續建設一棟未完成的房子),所以「建設」屬完成詞類體。因果詞類體也有結束型態,不過,不能是持續的,而是剎那間發生的,拿「認識一個人」做例子,一旦我認識了一個人,動詞就完成了,我不可能再一次認識那個人,換句話說,有結束但不是持續的。至於,活動詞類體,動詞是持續的,可是沒有結束型態,「坐」和「走」都是活動,內在都沒有結束,到死為止我都能坐或者走,同時,這也意味著這兩個動詞都有固定的持續狀態,反過來說,剎那詞類體不僅沒有結束,也沒有持續的能力。「咳嗽」和「敲」都屬於剎那詞類體的例子,咳嗽的時候,不能延伸那個咳嗽,可見「咳嗽」沒有持續狀態,就內在沒有結束而言,剎那只是一個片刻,因為把開始和結束當成兩個片刻的緣故,剎那就無法有明顯的結束。對狀態詞類體來說,動詞詞類體是特別的,因為狀態詞類體的動詞沒有變化,所以不在乎是否結束,並且,雖然有持續狀態,可是這種持續跟完成體和活動體的持續是性質上的分別,這些分別稍後會談到。         我們既分析了詞類體和語法體是什麼? 也說明了這兩種動詞體有什麼關係?如上述所言,語法體的語素得依賴動詞的詞類體,動詞的詞類體判斷動詞可以連結那一種語法體的語素,就用例子來說明,「孩子坐著」沒有問題,可是「孩子坐了!」就不對! 還記得吧?「坐」屬活動詞類體,雖然有持續狀態,沒有結束形式,完成語法體內有結束的固定意涵,可是「坐」如何完成呢?「坐」和其餘活動詞類體動詞也沒有結束形式,所以大概不能跟「了」發生關係,只有結束的詞類體才能跟完成詞類體的語素「了」互相結合。再來談談完成和因果詞類體,「我認識了他」與「政府建設了十棟房子」,這兩句話都沒有問題,根據我們所談過的詞類體,因果詞類體「認識」和完成詞類體「建設」內在都能結束,而語法體持續狀態的「著」與「在」,這些語素跟完成詞類體和活動詞類體都能互相結合,拿「這些建築單位正建設著這棟房子」和「孩子坐著」來做論證都沒有問題,在這兩個動詞的持續詞類體裏找得到沒有問題的因素,是因為完成詞類體有持續狀態,也有結束的關係,完成語法體的「了」和持續語法體的「著」都可以跟完成詞類體的動詞發生關係,內在的結束滿足了完成體的要求,同時持續狀態當然允許說話者使用持續語法體的「著」。然而,狀態體、完成語法體和持續語法體都不會發生關係,「愛」和「高興」都屬狀態詞類體動詞,二者都不能跟「了」或者「著」連結,「他愛著她」、「她愛了他」、「他高興著」或者「他高興了」聽起來都是錯的。狀態詞類動詞沒有設定結束語態,來阻止說話者用完成語法體的「了」,此外,狀態詞類體是靜態,沒有變化,所以說「愛著」或者「高興著」聽起來就很奇怪,有持續語法體在某個時間發生的意味。         當然,要改變一個動詞的詞類體,需要先加入沒有的情況,比如「結束」。根據上述所說,不能說:「她走了」,但是如果我們讓「結束」的情況出現,就可以用「了」,可以說:「她在操場走了一圈」,是由於現在有了結束點,不但走了那圈操場,也走完了,這個句子給了活動詞類體一個持續狀態,不過,這並不能改變「走」的內在詞類體,我們只用額外的知識來操縱句子的意思而已。         這篇文章中所說的,你一定覺得太籠統了,但也許可以當成討論中文動詞開始的論點,若要繼續研究這個話題,我們得分析語料庫,來觀測什麼動詞跟什麼語法體語素能互相結合,會不會碰到規則中的例外?一旦碰到了例外,了解什麼情況讓不相容的某個動詞詞類體和某個語法體語素發生關係,就一定能解釋詞類體和語法體的複雜關係了。  

Continue Reading   >

專業報告

臺灣音樂的發展

韓封
/
美國
/
ICLP第4級
Nathan Allen Hansen

※本篇文章為夏季領航班學生報告         音樂如何反映社會與政治情形?根據我個人的觀點,在考慮文化的時候,我們首先應該決定文化的基本意義。所謂的文化,一方面是文化如何反映對個人的影響? 另一方面是未來的情形如何演變? 換一句話說,文化可說是人類跟環境的相互影響。雖然大部分的文化特色,不是一篇文章就能分析清楚的,但還是可以明顯地看出某些文化的特點,尤其是音樂跟其餘的藝術。藝術所傳達的思想經常反映當代人們生活的觀點、困難跟希望,我最喜歡的藝術就是音樂,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將特別強調音樂。為了深化我對臺灣文化的瞭解起見,我要試著分析臺灣最近50年來音樂的具體演變,以及產生演變的根本原因。         在這篇文章裡,我將特別關注三大重點,首先,簡單地介紹一下臺灣原住民的音樂文化;其次,說明國民黨來到臺灣之後的音樂文化,如何受到跟政治有關的影響;最後,我要解釋八十年代末,臺灣解嚴時期以後的變化,也要說明全球化跟它所帶來的影響。 第一:原住民的音樂文化         一般來說,臺灣原住民的音樂文化跟不少其他國家原住民文化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們幾乎沒有寫下來的樂譜,大部分都依靠老年人教下一代怎麼唱,並說明每一首歌的意義,大多數的歌都有很深的意義,比如說,都跟孩子出生、結婚或葬禮有關係,不過,也有不少歌只有娛樂價值而已。大概地說,音樂在很多人的生活中都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尊重傳統或古老歷史的人,都很積極地保存此種文化,但是,要保存傳統文化並不簡單,特別是政府處在過渡時期。 第二:國民黨掌握政權之後的變化         雖然從長期看來,國民黨對臺灣的社會有很明顯的貢獻,卻也造成了一些不能彌補的傷害,特別是對原住民。首先,我應該簡單地描述國民黨如何獲得政權,其次,說明此種變化對文化所產生的後果,就能讓我們清楚與此事有關的背景,這樣才可以瞭解政府理想的文化。 臺灣本來被日本殖民,但二戰之後,聯合國決定把日本原有的臺灣主權還給中國,原因在於國民黨政府是當時中國大陸最有權利的政府,同時在於二戰時幫助聯合國對抗日本。總的來說,臺灣於是面臨了相當大的變化,在這段時期內,有很多人不滿意,特別是商人,各種既新又腐敗的賦稅,導致許多人想抗議。在1947年二月二十八號,國民黨跟臺灣居民的緊張衝突爆發了,也就是說,臺灣人管這個事件叫「二二八事件」,此事件的後果包括有一萬多人被殺死了,也劃出「白色恐怖」開始的界線,在之後的四十年內,臺灣政府採取戒嚴,又頒佈了許多壓迫臺灣人的政策,他們之所以採取這些措施,為的是帶來兩項重大的變化。         第一是穩定剛被國民黨政府管理的地方。因為我前面所說的原因,所以臺灣的社會還沒有那麼安定,政府以為如果他們降服了反對者,就能解決這個問題,這種做法不能說直接影響文化,但是瞭解它,就給了我們所需要的背景知識,為的是更瞭解第二種變化。         第二個原因,就是建立一個均富的國家跟文化。新的政府仇視日本跟日本在臺灣所推出的文化,再說,他們不一定尊重臺灣原住民的文化,因此,二二八事件之後,頒佈了一個叫「山地平地化」的政策,在這個政策下,政府官員一方面積極提升華人的文化,另一方面對其他文化施加壓力。這樣一來,尊重或積極參與傳統原住民文化活動的人越來越少,自此,從大陸來的華人以外的文化活動,譬如臺灣的傳統音樂,就變成很難得的。 第三:解嚴以後所帶來的結果跟全球化         在最近30年內,全球化幾乎對每一個東方國家都有不小的影響,這種變化不只在東方,而是在整個地球。不少人以為西方最大的出口不是有形的產品,而是娛樂媒體跟它所帶來的文化影響,中國、臺灣跟其餘說漢語國家的流行音樂,雖然還是經常只有中文歌詞,卻有越來越多西方流行音樂的風格。         有人覺得這個改變不一定算是受到西化的影響,而是音樂產品化的影響。音樂最常見的某些主題沒有過去那麼豐富,可能是流行文化演變的結果,可見,隨著最近幾年爆炸的媒體量,很多人越來越喜歡沒有那麼深或者有意義的音樂,並且更喜歡可以唱出「背景」的音樂。人們很忙,也有前所未有的媒體可供選擇,因此比較喜歡不一定需要分析關注的娛樂媒體,特別是音樂。換句話說,最容易找又最容易懂的媒體變成最常見的,現代流行音樂的形式反映出這種文化的演變。 很多人認為隨著這種變化,原住民的音樂文化,範圍可能越來越小,越來越少人關注,其實不然,國民黨改變歧視原住民的態度之後,原住民找回了尊嚴跟一定程度的文化影響力。具體來說,在2005年,一個叫「Ho-Hi-Yan」的調頻電臺,只推廣台語跟其他原住民的音樂,這件事情反映在很多喜歡流行文化的人心裡,比較傳統文化的特點仍占重要的地位。         考慮過這三方面之後,就能瞭解文化跟當時社會所面對的困境,彼此之間的關係很明顯,尤其是音樂。你得先瞭解臺灣最近50年的政治演變跟當時的社會情況,才能瞭解流行文化產生變化的最大原因。我希望大家讀完這篇文章以後,能得到對音樂跟音樂所反映出的文化有更深的讚賞。    

Continue Reading   >

生活小品

從軍之樂

The Pleasure of Serving in Army

林優正
/
美國
/
ICLP第6級
Eugene Franklin Quillin

  我想要從軍的原因有三個:首先, 軍人是世界上最困難的工作之一,我小的時候希望變成專業運動員,比如足球隊員或是籃球隊員,但是有幾個原因限制了我的發展,第一,我不夠高,而且,我所受的球隊訓練不夠,可是,從軍將給我一個發揮體能的機會。此外,我熱愛自我挑戰,我的目標就是讓自己成為最厲害、最強的人。從這部影片,你看得到,我希望從事的工作,勢必不容易,事實上,藉著從軍的經驗,我可以成為一個既優秀,對國家更有貢獻的人。   其次,軍隊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團隊,在美國的軍隊裡,每一個人都有一樣的價值觀,我的意思當然不是指政治上的價值觀,軍隊裡包括左派、右派、民主黨、共和黨、白人、黑人、伊斯蘭人、基督教徒,各種各樣的人都有。但是,軍人都有一樣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國家而奮鬥,因此,軍人彼此之間都有極深的信任,也就是說,你的弟兄絕對不會放棄你,大家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 與其放棄弟兄,不如為他而死,換一句話說,都是抱著生死與共,福禍一體的心態。   總而言之,軍隊工作與眾不同。我上大學的時候,同學時常問我: 你畢業之後有什麼安排? 我當時完全沒想過,但是藉著跟校友談話,就發現我不要做普通的工作,畢業之後,就開始朝九晚五的生活,對我來說,毫無興趣。軍隊的挑戰與困難引起我的興趣,此外,軍人的任務有更深層的意義。我希望我的生命經過千錘百鍊之後,將有非凡的人生。我不追求榮華富貴,對高級汽車、名貴服飾都沒有興趣,我的夢想就是克服世界上最難的挑戰,使我的國家更富強。這就是所謂的「從軍之樂」。    

Continue Reading   >

生活小品

我家聖誕節的傳統

My Family Christmas Traditions

楊麗莎
/
美國
/
ICLP第3級
Elizabeth Carol Young

    根據我家的傳統習慣,最重要的節日算是聖誕節。因為我們的祖先是從歐洲移民來的, 我們有一些從歐洲來的風俗,可是我們還有特別的風俗。     對我爸爸來說,吃美食是聖誕節最重要的風俗,尤其是他最有名的牛排。他對做牛排很講究。因為他不在這裡,我可以告訴你他的特別做法。可是要是你跟他有難得的機會可以談話,你不可以告訴他你知道他的做法秘密。他只把牛排放進盒子裡,再把岩鹽放在牛排上。然後把盒子放進烤爐去,再等兩,三個小時。聽起來很簡單,可是味道好吃極了。其他的做法再複雜,也沒有我爸爸的做法那麼好吃。     吃牛排以外,父母也覺得非去教堂不可。所以我們都穿著很正式的衣服上車,開車到教堂去。在教堂裡,我們聽古老的聖誕節的故事。可是每年,我爸爸在教堂的活動吃結束以前,提早回家了。他做這件事不是因為他覺得教堂活動很無聊,而是他擔心他的牛排會太老了。我媽媽每次都為了這件事罵他一頓:「為什麼你每次都那麼早就離開教堂?」我和兄弟姐妹都覺得爸爸是受到爺爺的影響。他們的習慣越來越像。     去年聖誕節,我們跟奶奶在佛羅里達慶祝了聖誕節。我們在教堂裡坐著欣賞很美麗的音樂。忽然我奶奶站了起來,讓全家人提早離開教堂,是因為他想要我們早一點吃飯。幸虧我們在佛羅里達,所以連一個人都不認識我們。雖然我爸爸受到爺爺的影響,我們還是愛他,也愛吃他的牛排。  

Continue Reading   >

生活小品

我的第一份工作

My First Job

蕭立傑
/
美國
Ryan Leejay Nesbit

  我於2014年獲得了電子工程學士學位,而現在是2018年,四年不知不覺地就過去了。在來ICLP以前,我在美國緬因州的一家造船廠工作了三年,這家公司最主要的業務,是為海軍製造船隻。具體來說,這是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我在造船廠的電氣工程部門負責運行測試的工作,並且為船上的工程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當我申請這份工作時,由於這家公司離我的家鄉很近,而且薪水既高又穩定,對我來說,非常有吸引力,再說,我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而且還有學貸負擔,因此,我毫不猶豫就接受了這份工作。   我渴望進入職場,成為一名專業人士,開始賺錢,最重要的是能開始獨立生活,可是沒想到,當時我太天真了,這種「凡事都能靠自己」的感覺並沒有持續很長的時間。   記得第一天上班時,我到了辦公室,發現除了一張桌子以外,什麼東西都沒有,不但沒有電腦,甚至也沒有椅子,那時我只有一個想法: 怎麼回事? 為什麼我的辦公桌就是我的椅子? 這時,一位同事走到我面前,遞給我一張表格,他說:「這是給所有新進員工的合約,你看一下吧!」上面寫著:「所有新進員工,請注意!凡是你第一天工作、生日、交到男女朋友或者結婚、工作週年紀念、買房或買車,當以上這些重要事件發生時,你必須帶著甜甜圈來工作。」我坐在辦公桌上,拿著一份甜甜圈合約,心裡想:「這是什麼莫名其妙的情況?!」當然,過不了多久,我發現這只是同事對新進員工開的一個玩笑。「幸運」的是,我的第一天並沒有結束。 另一位同事稍後派我把一些檢測設備放到船上去,然而,我並不知道會有什麼驚喜發生。到了船上的時候,幾位電工和技術人員看著我說:「你到了!」 「什麼事?」他們說:「我們正在等工程師開始測試,而你準時來了!」我驚呆了,其實,我根本不知道該做什麼。這對我來說根本是一種全新的挑戰。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經驗是,當我管理一個電池充電項目時,也許是我沒跟電工解釋清楚,導致充電器內部的電線接反了,結果,當我打開佈線系統時,引起了一場小火災。我真的很驚訝,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管理這樣的大電池,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還好,我並不驚慌。所有事情很快地都解決了,這個錯誤讓我獲得了很重要的經驗。   之後大部分的工作經歷都與這些事件相似,這是一種「遇到新事物才學習」的工作類型,並沒有正式的職前培訓,這樣的工作型態有利有弊。當時我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正因為如此,我學會了如何快速適應任何情況。總的來說,我很重視這三年的工作過程,但同時,我也明白了自己真正想做的其實是別的事情,這份工作無益於我走向理想的事業道路,所以我決定來台灣,實現我的人生目標之一,那就是提高我的中文能力。   雖然現在我仍然不知道在ICLP的課程結束以後,我將要做什麼,但是,我很希望能在台灣找到我的理想與夢想。

Continue Reading   >

我見我思

我之所以厭惡廣告  

Why I Hate Adverts

羅宗帥
/
美國
/
ICLP第7級
Joshua Scott Rozner

        我本來就是重視事實,受不了謬誤的人。簡言之,如果人不能分辨事實,就不能做出有利於自己的決定,而且,甚至無法排除有害的選擇。正因如此,萬事都有判斷真偽的必要。         有人說:「廣告是以幫助消費者做選擇為目的」,這種話初聽似乎有些道理,其實是昧於心理學以及事實。廣告的目在於影響行為,而商業廣告顯然僅僅只為了吸引消費,自然不容置疑。我們固然偶爾能藉由收看廣告而認識新產品,然而貼近真實的廣告卻少之又少。         廣告的問題首先在於廣告術語將焦點放在扭曲事實,而不利於消費者。根據心理學的研究顯示,人一看到廣告,其思想及行為就無形中受到影響。廣告從業人員正因為很清楚這一點,才去進修「消費者心理學」的課程。在這個廣告充斥的社會裡,你認為你的思想有多少為自己所控制? 而又有多少為追求利潤的公司所把持?         資本主義的原則是每個人都透過成本效益分析,決定是否從事每次的交易,但若資訊不一致,或出現故意影響購買心理的人,消費者難免吃虧。舉例來說,假設一種新藥物導致服用者罹患癌症,若是你或孩子因而死亡,你認為製造藥物的公司要賠多少錢,才能彌補損失?廣告術語的第二個負面影響就在這裡。         中產階級消費者謀衣食之不暇,哪來的時間過問藥物的安全性?更不用說評估藥物的效益了。由此觀之,確實有制定市場遊戲規則的必要。但無奈的是,你受制於公司廣告的同時,政府也受制於其遊說團體的賄賂。因而目前監督市場的措施,不過是聊備一格罷了。而且即使政府用意至善,當美國政府詢問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先生時,充其量不過是問了些幼稚的問題而已,更顯示出政府官員根本不了解企業。         其次,廣告扭曲了網絡經濟。今天的網絡公司藉由消費者收看廣告來獲利。客戶瀏覽廣告時間增加就可提高科技公司利潤,因而科技公司不斷創造讓人上癮的產品。如若不信,你們今天在這裏聽演講,已經看了幾次手機?上癮了吧?         其次,廣告造成物質主義與濫用資源的行為。也許上述的例子對你無關緊要,不過,就你在忙著享受廣告中所強調的物質生活時,很遺憾地,你的消費一定會影響到他人。按照目前趨勢,不久很多資源都將用盡。         儘管有人批評我太理想。如果你仍然覺得廣告與你無關,覺得自己未曾受騙上當,實在是愚蠢至極! 你先去讀讀心理學,再來跟我談吧!

Continue Reading   >

我見我思

酒店餐廳的食材選擇

Choices of Food Ingredients in Restaurants

夏花玉
/
美國
/
ICLP第4級
Chloe Jade Hsia

       不好吃的食物讓我們失望不說,也很浪費時間,浪費錢。現在越來越多飯店注意他們給客人的食材。為了給顧客一流的服務,旅館業盡量支持小農,了解食材的產地,再加上減少用基因改造的蔬菜。一些酒店寧可收入少,也要用友善的方式對待環境。如果他們透過這個方式,可能賺更多錢。比方說,要是我看到一家新餐廳開始賣新鮮的食物,尤其是從很特別的地方來的或是他們用當季的材料,我就會想嘗一嘗他們的菜。        隨著更多人對他們的食物越來越講究,越來越多飯店得了解消費者的習慣。因為飯店裡的餐廳對客人很重要,這個新做法可能影響客人的選擇。跟以前比起來,我們現在有了更多好處,一方面是又健康又支持當地產品的選擇,一方面會幫人避免對一些食物過敏。因為我的哥哥對很多食物過敏,知道產品的食材非常重要。        酒店業還是重視做生意的,他們得注意每個月的利潤。酒店業可以趁這個機會利用這個做法推銷他們的品牌和名聲。要是他們用社交媒體或是文章,更多人可以看到他們在做什麼。因為一些餐廳有他們自己的小農場,有的時候就在餐廳後面,我才想去拜訪他們。像香菜,番茄,白菜,這樣的食材都是他們為了餐廳的菜種的。有一些餐廳用今天剛摘下來的新鮮食材。在氣候好的地方,什麼都可以種,就是如果沒有農藥品種可能出問題。因為我們現在開始對食物的產地很講究,我覺得將來整個社會的飲食習慣也會改變。

Continue Reading   >

我見我思

文科生如何在矽谷​找工作

How Humanities Students Find Jobs in Silicon Valley

阮蕾
/
美國
/
ICLP第4級
Leslie Van Nguyen-Okwu

    也許你們都已經知道我們現代的社會受到高科技的影響越來越多,就讓很多人想到臉書,蘋果,這種熱門公司工作。不過,這樣的工作機會少得很。比如說,在矽谷公司當中,谷歌是最有名的,而且對申請的人的資料、能力非常講究。 每年,會有三百多萬人去申請谷歌的工作,可是只有百分之零點二的人成功,比萬中選一還要困難。     幸虧你們有我:因為我今天想要跟你們談一談我最好的秘密:怎麼拿到矽谷的工作。一般來說,不少人以為矽谷公司都只重視寫程式的人(比如說C++或是Java),但其實並不是。拿得到矽谷的工作不是需要科技的能力,而是需要寫文章的能力。在矽谷,最近熱門的工作是文膽 (替老闆寫演講稿的人)。就像總統都有文膽 ,科技公司的老闆都也需要對寫文章很有天份的員工。因為,有時候,我們不太懂高科技的詞,所以這些人寫一篇溫馨的演講談公司的目標或是對科技的想法 (比如說,Elon Musk計畫去火星),讓大家多了解科技,也對科技將來的發展多一點感動。     文膽的薪水呢?跟寫程式的人的薪水比起來,文膽的更多。他們一年賺二十萬塊美金。寫程式的人一年只賺十萬塊美金。而且公司越大,可能有的事件影響越嚴重。所以有時候,文膽要討論他們公司科技可能會有的副作用。上個月,我們發現了臉書把私人的資料賣給其他公司。馬克祖克伯非解釋他們公司的問題不可。  除了政治以外,我認為文膽的工作也對科技業很重要,因為他們得協助老闆把複雜的想法寫成簡單的文字,要不然沒有辦法跟大家說得很清楚。所以,如果你對科技公司的工作有興趣的話,應該注意文膽這類職位的工作機會。    

Continue Reading   >

世界之窗

印度名人蘇巴斯‧博斯

Subhash Chandra Bose -- An Indian Great Man

穆善妮
/
美國
/
ICLP第4級
Sayantani Mukherjee

         上週我在台北參觀了台大醫院的舊大樓。並不是因為我特別喜歡醫院,而是因為我剛讀完一篇關於印度獨立運動人物的文章。這個印度人1945年死在台北,但除此之外,關於他的資料很少。所以今天我想給你們介紹這個人的故事。         談到印度獨立運動時,大多數的人都知道甘地,或者印度獨立後的第一個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但是,在印度,還有一位著名的人物–蘇巴斯·博斯。博斯的強烈愛國主義使他在那個時代成為印度的英雄,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人像神一樣崇拜他。例如,當我告訴我的祖母我去過這家醫院,她就哭起來了。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Bose想利用納粹德國和日本帝國打敗英國殖民政府的想法留下很多爭議,我今天想扼要地介紹他的觀點和理想。         博斯於1897年1月23日出生在英國印度孟加拉邦。他的家庭很富裕,像很多其他印度民族主義者一樣都是受西方教育。由於他的英文比孟加拉語更流利,因此他經常被同學嘲笑。1913年畢業後他被當時印度最好的大學錄取。可是在毆打了一位反印度並攻擊印度學生的英國教授後被退學了,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博斯已經有強烈民族主義的思想了。1918年他到英國劍橋大學學習。畢業後,他在英國殖民政府工作了一段時間,但很快就知道自己不願意為英國人工作,於是1921年辭職回到印度。他和當時支持獨立最大的政黨—印度國大黨合作,並開辦了兩份跟政治有關的重要報紙“Swaraj”和“Forward”。這些報紙很受英國政府的批評,因此他被逮捕很多次​​。1927年出獄後,博斯成為印度國大黨的秘書長,並在1938年成為黨主席。當時博斯跟其他領導人的想法差別很大,甘地和尼赫魯贊成“分階段獨立”,而博斯則支持完全獨立,最後甘地和尼赫魯逼博斯辭職。         博斯認為,獨立的印度應該成為專制國家,這就是為什麼他在歐洲時,會和共產黨和法西斯領導人見面並結盟的緣故。1941年,博斯被英國人軟禁後不久逃往德國與希特勒見面。他希望納粹德國攻打印度英國殖民政府,並幫助博斯在歐洲和亞洲徵兵,組織印度國民軍。然而,到了1943年,博斯發現自己跟希特勒思想的衝突已經嚴重得沒有辦法合作,因此前往日本。在日本的幫助下,INA展開了兩次軍事行動,但都被英國人打敗。 1945年8月18日,他的飛機在日本殖民時的台北墜毀。最後在台北軍醫院死亡,這家醫院就在現在台大醫院的舊大樓。由於當時的飛機太小,不能載棺材,因此博斯在台北火化,第二天他的骨灰被送到東京並葬在蓮光寺。許多印度人都不相信他真的死了.         站在這個醫院大樓裡,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一個印度獨立的思想在這裡結束了。如果博斯成功了,今天的印度可能也就完全不同了。  

Continue Reading   >

世界之窗

紐約的「博得加」雜貨店

Bodega Groceries in New York

莫凱文
/
美國
/
ICLP第6級
Kevin Moses

        「博得加」指的是在紐約、講西班牙語、清一色賣酒與食品的雜貨店,而這種雜貨店在紐約隨處可見。「博得加」這個説法來自西班牙語的bodega,初聽博得加跟台灣的便利店小七很像,其實不然! 這兩家商店的規模都不大,分店數量也很多,但博得加所提供的服務與功能,跟小七完全不一樣,現在我們就去博得加探索一下吧!         一走進博得加,灰濛濛的建築物立即映入眼簾,而且商店的招牌感覺有些拙劣,或者覺得廣告看板與店面裝潢都毫無特色可言,這個看似骯髒的熟食店,正描繪著紐約人簡單的生活方式,然而,商店醜陋的外觀,多半在於絕大多數的博得加位於市區較窮的地方,也專為貧窮的市民服務,而一般的雜貨店則是看起來乾淨整潔的。以我家轉角的巷道為例,就開了三家博得加,但在曼哈頓的富人區,卻連一家都看不到。         進入博得加之後,你可能聽到來自多明尼加共和國的巴恰達音樂,或者看到一位阿拉伯老闆一邊在他的電話中大聲爭吵,一邊烤著客人指定的早餐,由於博得加也算是一家熟食店,因此,無論任何時候,都可以要求老闆爲你烹調食物,他既會做漢堡,又能做出穆斯林的清真菜,但美中不足的是,老闆對不熟悉的人絕對沒有耐心,話説得又快又不清楚,你千萬別點紐約最獨創新意的三明治,那就是培根起司蛋的麵包卷加辣椒,雖然博得加沒有茶葉蛋,但多數人都認爲吃了這個三明治,可以對生命有新的瞭解與感受,我個人則認爲,與其早上點這道餐點,不如宿醉之後再吃這種家喻戶曉的料理來得更合適。         購買博得加所提供的食品與商品時,你不能忘記跟店裡的守護貓打聲招呼,它不會對你說:歡迎光臨!但此貓對博得加的影響力不可謂不小,爲了嚇跑紐約惡名昭彰的老鼠,並讓雜貨店自然而然地變得更乾淨,博得加非有貓不可。         你平常也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消費者,包括學生、工人和市民都會進入博得加購買新鮮水果、罐頭蔬菜、樂透彩券或者啤酒。博得加店裡的食物,可能有當地最新鮮的蔬菜,但想找到更具營養價值的食品卻少之又少,真相是: 窮人謀衣食之不暇,哪有時間考慮營養問題? 由此可見,紐約的雜貨店通常都可以反映出該地區居民的社會經濟地位,除此之外,由於「紳士化」的現象,紐約地區的中產階級人數逐漸提高,導致一些經營不善的博得加由新巴克或高級超市順其自然地取而代之,這些新商店使貧窮的市民買不到他們所需的食品,因此,有人說紐約的博得加代表這個都市的靈魂,我個人覺得這句話未免太誇張,但僅有紐約才有這種與眾不同的雜貨店,原因在於紐約是世界上最大的熔爐,在博得加看得出紐約是龍蛇雜處的地區,而這也正是紐約最惹人喜愛的特色。          

Continue Reading   >

世界之窗

美國的「紅色青少年」

”Red Teens” in America

藝詩
/
美國
/
ICLP第5級
Edith Enright

       最近一種新的現象在社交媒體上出現。在各種各樣的臉書社團,博客平臺,美國的青少年開始公然稱自己為共產主義者,公開地主張消除私有制,反對現代的資本主義社會。其實,在現代歷史上,美國社會一直強烈地贊同資本主義,”美國“跟”共產主義“到目前為止差不多像反義詞似的。離現在不久的幾十年前,人民不敢跟共產主義有任何聯繫,何況自豪地宣佈自己是共產主義者呢?        產生這個現象的原因何在呢?根據我個人的觀點,原因在於現代美國青少年親身體驗過的經濟創傷。我們千禧一代體驗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在一個經濟平等每況愈下的社會中成長。我們也許付不起昂貴的醫療費或學費,也許買不起房子,而根據統計數字來說,我們的個人財富也無法超過父母的,這些都足以顯示出我們經濟情況多麼糟糕。而如果要追究這個現象的由來,這要由越來越富有的「百分之一”與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來負相當的責任。        在這樣不平等的社會中,對於一些青少年,達到「平等」才是唯一重要的事,使用什麼手段是無關緊要的。根據他們的觀點,經濟不平等表示資本主義的失敗。他們說,美國政府並不為人民服務,而是處在被強大的經濟利益集團控制的陰影籠罩之下。甚至有人抱著極端主義觀點,支持共產主義革命。        有人說,青少年站在左派的政治立場是個相當普遍的現象,也許是理所當然。但在我看來,「紅色青少年」的存在顯示政府與經濟制度辜負了青少年的期望。    

Continue Reading   >

成果發表

船長的故事

The Captain’s Story

何天樂
/
美國
/
ICLP第6級
Tyler Wesley Hart

Continue Reading   >

成果發表

「我也是」

"Me Too"

林夢瑤
/
美國
/
ICLP第6級
Mary Joelle Besch

Continue Reading   >

最新消息

2018. 10. 17

12:10-13:00, R447 教師工作坊 中高級課程培訓 成段篇章操練(二)

近期期刊

267

Jan. 2. 2025

266

Dec. 1. 2024

265

Nov. 1. 2024

264

Oct. 1. 2024

263

Sep. 1. 2024